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iuca-430410/article?mid=152&prev=154&next=150&l=f&fid=9
顧爾德 ( GLENN GOULD ) 演奏巴哈鋼琴作品郭德堡變奏曲的版本有兩個,一個是 1955 年,
時齡 23 的顧爾德在紐約卅街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錄音室所錄製。這個版本的發行,非但讓初出茅廬
的顧爾德一炮而紅,躋身世界名鋼琴演奏家之列;也使默默無聞的郭德堡變奏曲聲名大噪,更
因此改變了 20 世紀後半葉巴哈音樂的演奏風格。原本鍵盤音樂以蘭朵夫斯卡 ( WANDA
LANDOWSKA ) 的大鍵盤復古音樂為主流,但 1955 年由顧爾德演奏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後,
使得鋼琴在巴哈的音樂上贏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;另一個版本則是在 1981 年所錄製,隔年
顧爾德就因中風辭世,享年 50 歲。
據聞郭德堡變奏曲是 18 世紀中葉,俄羅斯駐德勒斯登薩克森宮大使凱瑟林 ( KARL
KEYSERLINGK ) 伯爵的私人宮廷大鍵琴師郭德堡 ( JOHANN GOTTLIEB GOLDBERG ),
因伯爵為失眠所苦而受命演奏能讓伯爵催眠入睡的樂曲,但郭德堡屢試無功乃求助當時擔任
宮廷樂長的老師巴哈 ( JOHANN SEBASTIAN BACH ) 捉刀,而伯爵支付了40 個路易金幣而
換來了這首連同首尾主題在內有卅二段變奏的曲目,被公認是主題與變奏的最佳範例,更被歸類為
鍵盤樂器中最高難度的曲目,而鋼琴異類顧爾德的演奏更是相得益彰。
相同風格的曲目、相同的演奏家,可是兩種版本的演奏時間卻相差十多分鐘;1955 年的版本
耗時 38 分鐘,1981 年的版本演奏時間卻長達 51 分鐘,為何會有如此大的時間差異,難不成是
因為科技的進步,使得音樂的錄製時間也會因此造成懸殊的差異嗎 ! 長久以來,一直參不透其中的
原委。
宋朝蔣捷的虞美人詞有著如下的描述 :
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;
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雲低,斷雁叫西風;
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已星星也;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。
年歲的增長,人生的體驗在各階段自會有不同的體認; 因著鋼琴的節奏, 想來霎時茅塞頓開。
原來音樂的性格會隨著人格的成長而變異。1955 年時,顧爾德正值盛年,以符合曲子音樂邏輯的
最佳途徑來演繹版本;他用堅實的音樂根基,佐以令人讚嘆的高速演奏技巧,雖使整體的音樂調性
非常優異,但卻少了音樂所應有的內涵與感染力。可是在 26 年之後的再次發揮,心靈的更加成長,
使其重新找回這首曲子的音樂性,他放慢了彈奏的速度,讓音樂的情感溫暖了周遭,你能看到並
聽到他彈奏時,伴隨著的哼唱表情與聲音和肢體的律動,衍然成為琴鍵的和聲對位旋律,讓人
覺得以臻人琴合一的演奏靜界,音樂自由宣洩、流淌,超越了演奏家,也超越了鋼琴曲本身。
音樂是主觀的、是抽象的,不似文學或美術,給人的感動會是那麼的直接與即刻,不是嗎?
顧爾德其他演奏曲集請參考 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iuca-430410/article?mid=1079&prev=1099&next=1077&l=f&fid=9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iuca-430410/article?mid=532&prev=534&next=529&l=f&fid=9
留言列表